第八十章 提携(1/2)
作品:《牛福的幸福生活》“让朝廷派人接替哥舒翰,既不现实也无实效,实际上朝中已无人可遣。所以只有以围魏而救赵,困范阳而解潼关。”
“嗯,有道理,只是谁堪此任?”
“放眼天下,也只有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位大帅,才堪此任。他们现在正在打嘉山战役,那里离范阳不算太远,胜之则可图。不过二位之中,又以郭子仪大帅更胜一筹!”
“此话怎讲?”
“论军事才能,李光弼比郭子仪略胜一筹,但其人自视甚高,不免刚愎自用。要让他虚心纳谏,从善如流,绝非易事。而郭子仪正好相反,虚心纳谏,从善如流,都可以做到,并且爱每一位军士,所以郭子仪更值得信赖。只可惜他……”
“又怎样?”
“有时候为了求稳,不免瞻前顾后。他就是缺少当年项羽的破釜沉舟的气概。”
“牛福将军,你说的固然对,但是你还没更深刻了解郭子仪,他这人要是被逼急了,也会破釜沉舟的!只是要逼急他还真不容易!”
来瑱太守站了起来,走了几步,似乎有许多事激荡于心怀。
“牛福,你过来!”来瑱突然温言道。
牛福发现他突然只叫自己名字,语调又是如此亲切,心里不禁一热。
他靠近太守的身前。
“自从你来到我身旁,我一直很器重你,认为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。当此大唐危难之时,越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人才。现在来某觉得,你应该去更重要的地方,更需要的地方!来某与郭子仪素有交情,今决意推荐你到他帐下,听其遣用。你也趁机向他进谏,出谋划策,或说动其心,回天有力,再整乾坤,或仍有望呢。”
牛福做梦也没想到,来瑱太守竟然与郭子仪有交情,并推荐自己到他军中听用。于是纳头便拜,拜谢太守提携之恩。
“你且稍候,待我修书一封,由你带去面交郭大帅便是!”
来瑱太守说完,当即提笔致小说毕,封好交给牛福。当即与他挑了一匹好马,让他带上那把从窦福夺得的烂银枪。
“军情紧急,此去嘉山路远,尚须数日,你就连夜赶路启程吧!一路小心!”来瑱说着,送他到路口。
牛福没有说话,因为心里噎着,他感觉此后恐怕是再不得相见了。他本来想劝他注意戒备王仲升这小人,但想想那是许多年之后的事情,这么早说,也是起不到作用呢。
只在马上拱手作别。
马在胯下奔腾起来,在夜色中的古道,牛福感觉自己是一只船,在波涛万顷的大海上行驶。果然是匹好马!好东西总是让人感慨,尤其是好人!来瑱太守果然是大唐忠臣,忠心不二,侠肝义胆,难怪青史留名。应该应该!
这一路他想了许多许多,也包括想到战争的残酷,功名的血腥,一将功成万骨枯啊!他又一次重现了火烧葫芦谷的情景。这时他也想到了当年孔明施计火烧敌兵时的悲恸和自责,他觉得到现在才真正理解了当时孔明的心情。
见几回日出日落,无论有月的夜晚,还是无月的夜晚,就这样不舍昼夜,巴不得一鞭就到了嘉山沙场。
一直到了这一天,牛福屈指一算,再半个月,就是唐明皇出逃长安的日子了。这时,他才走进郭子仪的军帐。
是郭子仪得知通报,知道来人是从颍川至此,并将带来来瑱太守书信,这才让他进来的。
郭子仪虎目一视牛福,见他虽然外貌斯文,皮肤白净,却五官棱角分明,目光炯炯有神,有一副英雄气概,心里就估料几分,此人定是智勇兼备,应该是来瑱所赏识之人。他警告自己切莫慢待了。
当下离座上前,并赐座道:“颍川至此路途遥远,一路奔波劳累,多有辛苦,请坐下稍歇。”牛福谢了,并献上书信。便看这位传奇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牛福的幸福生活 最新章节第八十章 提携,网址:https://www.bqg25.org/337104/1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