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飞天经(1/3)
作品:《灵狐仙侠传》第三章:藏经无数藏经洞、飞天壁画飞天经
敦煌是古时丝绸之路上的重镇,因中原与西域的交流,而繁荣一时。
敦煌莫高窟俗称“千佛洞”,位于敦煌东南五十里处,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之上。
崖上佛龛石窟上下排列五层,高低错落有致、鳞次栉比,形如蜂房鸽舍,蔚为壮观。
传说,前秦苻坚建元二年(公元366年)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,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,状有千佛,于是萌发开凿之心,后历建不断,遂成佛门圣地。
在莫高窟中,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,到处都画着佛像、飞天、伎乐、仙女·赤身女人等,组成了最为壮美的飞天壁画。
※※※
却说渡空为打扫巨型蝼蛄掘洞留下的淤沙,无意发现了一个小门,他好奇不已,打开小门后,眼前竟出现了一个形窟室。
渡空缓缓走了进去,只见洞内壁画绘有菩提树、比丘尼等图像,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,上塑一位高僧的坐相,另有一通石碑,似未完工。
渡空满怀虔诚,向眼前的石像行了顶礼,说道:“慈恩寺弟子渡空无意闯入,还望大师见谅。”
藏经洞内藏经无数,渡空轻抚满布灰尘的经书,不禁唏嘘感慨,这里必定被尘封了数百年,以至无人问津。
渡空小心翼翼地翻看这些经书,发现这些经书有许多文字自己从未见过,这些文字粗略算下来,估计有七八种,完全不同于汉文书写。
渡空奇怪不已,这个窟室的文书之中,保存着大量散佚失传的佛经,此外还有一些道经、儒家经典、诗赋、史籍、信札等等,真乃包罗万象,无所不有。
他来到窟室的左角,发现木架之上贴有一张褶皱的纸条,上面上的字迹消褪不清晰,隐隐写有几个字。他靠近一看,不禁大吃一惊,纸条上面竟然赫赫写道:三藏法师留藏。
这个窟室三藏法师曾经来过?
渡空双手颤抖,缓缓拨开最上一层古卷上的灰尘,古卷出现了四个大字:制恶见论。
相传,在天竺那烂陀寺求法过程中,为破斥小乘正量部学者般若毱多在其所撰中对大乘的毁谤,三藏法师撰写了一千六百颂,对小乘佛学进行了批判。
之后,戒日王亲来礼谒,应邀三藏法师赴曲女城参加佛教辩论大会。
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,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,在五印十八个国王、三千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两千人参加。当时玄奘将悬于城楼,上坛讲论,任人问难,但无一人能予诘难。
至此,三藏法师声震五印,并被大乘尊为“大乘天”,被小乘尊为“解脱天”。
之后,散佚,从此再无流传,成为佛门一大憾事。
渡空一页页翻看,被里面的精深佛理深深吸引,忽感觉灵台空明,似乎窥测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境界。
他又翻看了其他真经,发现都是三藏法师失传的真言手记,有以梵文所著的三百颂等等。
渡空又翻看其他下层的真经,发现这些真经都是用梵文所写,看起来极其古旧。
在最下层的最左侧,渡空发现有一卷褶皱的羊皮卷。
他缓缓打开,却发现上面空无一字,竟发出淡淡佛光。佛光愈盛,上面隐现出一尊古佛,神圣而又庄严。
渡空眼眸颤动,顶礼膜拜道:“弟子无意亵渎,还请佛祖宽恕。”
忽然,这卷羊皮卷悬在窟室正中,缓缓打开。
画面流转,石壁出现满天神佛,飞天侍女灵动飘忽。
羊皮卷投射出数十行小字,这些小字金光闪闪,亮不刺目,写道:
佛法自东传以来,派别林立,或涅槃、或毗昙、或成实、或摄论、或三论、或十诵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灵狐仙侠传 最新章节第三章 飞天经,网址:https://www.bqg25.org/307598/10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