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7章 付之东流(2/3)

作品:《相爷

景泰帝道:“朕将陕西交给他高凌汉,想得是让他代天子牧民。而他和陕西一干官员辜负朝廷期许,罪大恶极,深负朕望,虽禽兽亦不过如此。是可忍,孰不可忍。命徐珵锁拿高凌汉等罪官,并相关人证物证解送京城,着三法司会审定罪。吴鄞,拟旨吧!”

“是,万岁爷!”吴鄞走到案前,他有些在皇帝面前卖弄。龙飞凤舞,一道圣旨当真是写得文彩斐然。

说完这段话,景泰帝又问于谦:“于谦,也先请我朝廷派遣官员逢迎太上皇还朝一事,你可有章程,又派谁去妥当?”

他是于谦一手拥戴上皇位上的,此刻听到太上皇要还朝,顿时心中大乱,下意识地看这于谦。

皇帝心思于谦如何不知道,凛然道:“皇上大位已定,谁敢有他议!善答也先使臣,是希望舒边患,加强边防。可派李实为礼部右侍郎,充正使,罗绮为大理寺少卿,充副使,马显授指挥使,为通事,迎太上皇回京。”

作为文官的领袖,手握兵权之人,于谦这句的意思是在向皇帝保证百官都是站在他那边的,绝对不会再在法统上生事。如果有,绝不容情。他有这个能力,也有这个决心。

国家需要安定,不能在这种事情上纠缠内耗。而且,太上皇帝在位期间信重权宦,做事荒唐。至朝廷大军在土木堡之战全军覆灭,已经没有资格再坐在帝位上。

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。

景泰帝面容一舒:“好,就依于谦的,明日早朝让百官们再议一议,如果没问题,朕就准了。”

景泰帝刚才腹泻之症犯了,此刻只感觉口干舌燥,身子发软,神思也恍惚起来。

见他情形不好,于谦恭身道:“陛下早些安歇,保重龙体要紧,臣告退。”

……

夜凉如水,从蒸笼一般的大殿中出来,被风一吹,吴鄞只感觉浑身舒泰。

方才又在皇帝驾前大出风头,更是得意得飘飘然了。

申桂叹息一声,道:“可算让万岁爷歇下来了,他老人家最近龙体欠安,已经好几日睡不好了reads;。”

吴鄞:“申公公,太医院那边可留了方子?”

申桂:“留了个方子,都是些诸如生姜、石榴皮一类的养肠温胃的药。药性倒也平和,就是见效慢,也不知道要吃几个月?吴公公,今日之事做得好。于尚书性格刚强,眼睛里揉不得沙子。若真依他所眼,大兴刑狱,朝廷怕是要乱上一阵。”

吴鄞道:“于部堂虽然刚直,却是个识大体的。如今,太上皇要还朝,此事何等之大。其他的事情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万岁爷安,就是咱们这些做奴婢的福气。”

“是啊,于部堂是个识大体的,你吴公公何尝不也是个识大体的伶俐人儿。”申桂轻轻笑起来:“吴公公立下这一桩功劳,万岁爷也算是记住你了。往日间,咱家还真小看你呐!”

语气虽轻,听到吴鄞耳朵里,却如同打了一记大雷。

他脚一软,扑通一声跪了下去:“申公公……老祖宗……”

申桂还是再笑:“你立下这个大一个功劳,不不不,是两桩。一件是说服于部堂,第二件嘛,就是报告了也先求和的喜讯。好得很,好得很。”

“我还以为皇上一高兴,就让你做了司礼监管事牌子呢?如此也好,咱家交卸了差事,也好一心一意地侍侯万岁主子爷。”

立在申桂身边的两个太监同时将目光射向吴鄞,其中一人低喝道:“好大胆子,打起老祖宗的翻天印了。”

是的,按照司礼监的规矩。也先求和、愿将太上皇释放回北京这样的军国的事,得先禀告掌印太监申桂。

可他起了要在皇帝面前报吉邀宠的念头,却不知道,如此竟是犯了申规的大忌。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相爷 最新章节第217章 付之东流,网址:https://www.bqg25.org/136183/21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