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 朱祁钰(一)(2/3)

作品:《相爷

何如何我就把你们的太上皇放回来,明朝总是一口回绝:我大明朝不是北宋,对于敌人的要挟从不妥协。

景泰帝登基为帝进入紫禁城,移居乾清宫之初,所谓新朝新气象,有官员上奏说宫中屋宇自永乐年到现在走过几次水,一直没有修葺,可着户部拨些款子维护。不过,景泰帝看到折子之后,也就笑了笑,留中不发。

实际上,今上朱祁钰严格说来,得位不是太正,外面还有个太上皇,心中难免有些发虚。这种大兴土木的事情,还是不做为好,以免给人皇帝贪图享受的坏印象。

不过,他身子不好,亏虚得厉害,宫中还是将乾清宫的门窗都换成新的,以免得凉风从窗户缝里吹进殿去,叫万岁爷受了风寒。

宫里宫外一片灯火的海洋,自从也先北返,战事已然平息,可以预见,在未来很长一段日子瓦剌人也没有再南下入寇的可能——上次土木堡之战,他们已经抢劫了大量财物,足够瓦剌部未来几年用度。而且,北京保卫战,他们也有不小的损失。——和平算是已经到来了,这城中的灯光叫人看来,恍惚中倒有种太平盛世的感觉。

和城中的热闹不同,宫里却显得异常安静。皇帝陛下身子弱,又听不得吵闹。所以,太监们走起路来,也都是蹑手蹑脚,一个个紧闭着嘴巴,惟恐出气的声音太大,惊扰了主子爷。只大殿外露台上那一尊铜仙鹤和铜乌龟还张着大嘴,龟鹤延年,景泰帝身体不好,住这里,倒也吉祥。

这个时候,一个身着大红宫装的中年太监急冲冲地走过来,脚步声在殿前巨大的空间清脆回荡。

两个太监急忙迎上去,使劲地摆着手,低声急道:“我的祖宗,你老人家可悠着点。”

宫中但凡能被人称之为祖宗的,一般都是十三监的管事牌子。

来的这个中年太监生得极为瘦长,一米七十的身坯看模样超不过一百斤,脸颊的颧骨也高高坟起。不过,此人和那些瘦子不同,却是唇红齿白,眉目疏朗,仪表堂堂。只一双眼睛显得有些阴鸷,时不时放射出两道雪亮的精光。

没错,此人就是司礼监首席秉笔,兼东缉事厂掌印太监吴鄞。

按照明朝中期的政治制度,大臣们但有奏折,先要交给内阁过目。内阁阁老们审核之后,如果觉得没什么问题,就将折子里大概说了什么,以及内阁的建议写在一张黄色的纸条子上交司礼监,这张黄小纸条谓之:拟票。

票拟和奏折送到司礼监之后,司礼监的太监们在请示皇帝之后,就会用朱砂在票拟上批示最后的处理意见,谓之:批红。

在这个流程中,司礼监扮演的不过是一个收收发发的秘书机构式的角色。

偌大一个明朝,每日不知道有多少政务,内阁送上来的拟票也不知道有多少。遇到不要紧的,皇帝也懒得亲自过目,让司礼监自行批红。

所以,在明中期以后,司礼监威权日重,渐渐就变成决策机关。

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,顾名思义,就是负责批红那人,在监中排名第二,仅仅次于掌印太监。又执掌东厂这种特务机关,当真是位高权重。

不过,土木堡之变以后,掌军勋戚尽没于战场。没有了制衡,文官集团一枝独大,已经彻底将司礼监给压制住了。于是,司礼监端正态度,又变成了皇帝的传达室。至于东厂这个特务机关,就连锦衣卫指挥使马顺都被文官们打死了,你几个太监又算得了什么,自然也就流于摆设了。

所以,吴鄞的头衔听起来好象很吓人,其实在这个历史时期却没有多少权力。实际,宫中太监的权力都是来自皇帝,天子用你时,你就是见官高一级。不用你的时候,在正人君子口中那就是阉贼。

在新皇登基的这一年中,万岁爷好象也不怎么信任太监。

吴鄞乃是浙江鄞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相爷 最新章节第213章 朱祁钰(一),网址:https://www.bqg25.org/136183/213.html